孩子的自我时间如何保证

Public gcbjgv 写于 2015-08-24

 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,无论父母,还是孩子,每天、每时,甚至每分每秒都被大量的信息充斥着感官与头脑。有多少人,能够排空外在,静下来听听自己的声音?亦或向内观望自我的形态?鼓励孩子拥有“我的时间”,是对更好自我的一种追求。

  当在网络上搜索“我的时间”(me time)时,往往会显示非常熟悉的画面:女性(通常头上裹着浴帽)、手持茶杯(通常双手捧着茶杯,如祈祷般)、进行香熏浴或瑜伽(地点基本以沙滩为主)。

  它从不是某样有形的物品

  对大多数人而言,“我的时间”大多暗示无谓的小事。如果将时间致力于有偿或无偿的工作-从办公桌到高速公路,或转移到给宝宝换尿片的时间表,等等-这些似乎是有价值的,然后留给自己的时间变得“没有”意义:因为是在有价值的劳动以外的空闲状态。而事实是,这依然是场奢化的追求-属于与“我”独处的宝贵时间。

  然而,常规理解中难免将“我的时间”解读成空闲、无事,可事实并非如此。它可以成为培养自己、重塑或改变一个人性格的专属过程。

  不同方式的“我的时间”

  打个比方,学者及政治家塞尼卡,将其业余时间投入于哲学。他曾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:“这并不是以一种有趣的方式含目的性得度过一天的时间,或者打发无聊。相反,它是用来建立与塑造人格、为自己的人生制定目标、调整自我行为。”

  从这一观点出发,不难发现“我的时间”更多用于向“内”观-反思自我和世界,与自己交流,提升精神层次的探索与追求。

  重要的是,所谓“自我时间”并非要求孩子或父母成为哲学的书呆子,运动、活动也是这当中的一部分:不仅仅因为运动对我们的健康有益,同时还由于它能帮助自己获得进步。比如,坚持慢跑,能够促进美德的持续性:因为它有助于人们少些随想、多些坚持。此外,武术能够培养孩子的勇气。散步对双腿、肺部都有很好的帮助,同时有益于智力。攀岩能够令孩子懂得谦卑。这一切,也都可以应用在“我的时间”当中。

  除了哲学、思考与运动,还可以鼓励孩子将这部分时间投入于艺术和创作,缓解平时生活与学习的紧张情绪及压力,令思想变得更鲜活、更生动、更清晰。因为这是一场与自我对话的过程,并不是消极得无所事事。

  鼓励孩子拥有“我的时间”

  在每一种情况下,“我的时间”既不昂贵,但也不平凡。它不是可以被明码标价某件商品,也非当下社会流行的产物。它是对自我的一种保健、修复及完善。

  鼓励孩子拥有“我的时间”,鼓励他们懂得与自己相处。这样帮助孩子更客观得意识到自己的不足、缺陷,有更精准的自我认知度,进而让孩子们更加警醒、理智,同时拥有更加强大的内心力量。
 

类别:与萌娃分不开 | 标签: 育儿  


0 条评论
添加评论